中国近北极文化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2025年3月25日,“从考古学到民族学:中国近北极文化研究”工作坊在挪威特罗姆瑟挪威北极大学校园成功举办。工作坊由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挪威北极大学社会科学系共同主办。挪威北极大学20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发言学者分别为聊城大学曲枫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鄂温克族学者伊丽娜讲师、中国国家博物馆杨林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土族学者邢海燕教授、挪威北极大学理查德·弗雷泽副教授,共同就中国近北极民族文化以及有关古代文化遗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曲枫教授的发言题目为“社会变迁视角下的鄂伦春生态宇宙观研究”,探讨鄂伦春生态宇宙观传统在当代社会变化背景下的重构与调适。伊丽娜讲师的发言题目为“俄罗斯与中国鄂温克社区社会文化动力比较分析”,探讨了俄罗斯与中国鄂温克社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经济发展、语言保护等方面的异同。杨林研究员的发言题目为“中国的文化线路遗产与水下考古”,重点谈到了起自中国南方终至俄罗斯西伯利亚恰克图的茶马古道,并分析了文化线路研究与北极文化遗产的联系。邢海燕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西北土族的萨满文化与性别研究”,探讨了土族民间信仰实践以及女性实践者如何在当代社会秩序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弗雷泽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国东北驯鹿的本体论分岐与生物政治研究”,探讨隐藏在鄂温克驯鹿产品市场化背后的传统本体论观念。
本次工作坊深入发掘了中国北方民族文化中的北极因素,是推动中国特色北极人文话语体系构建的有益尝试。与会专家极具专业性、前瞻性的发言引发了热烈讨论与交流。挪威北极大学考古学家夏洛特·达姆教授、岩画学家扬·马格纳·杰尔德教授与影视人类学家特隆德·瓦格教授等知名学者与会,参与讨论并发表重要见解。
本次活动获中国极地中心与挪威北极大学欧盟文化遗产基金的资助。北冰洋研究中心与挪威北极大学社会科学系于2023年5月签署学术合作备忘录。本次活动是双方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稿件:潘晓丽,审稿:曲枫)